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招警考试 >> 青海招警考试 >> 文章正文
 
青海省2009年招警工作答记者问
整理自:青海新闻网 2009-4-18 10:30:27
青海新闻网讯 3月17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告,公开考录公安机关特警和基层派出所民警680名,截止4月7日报名工作结束。为了增强此次招警的透明度,便于社会各界监督,保证考录工作的公平、公正,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就考试录用的有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我省这次公开招警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请您介绍一下这次考录的程序和条件。

  负责人:这次面向全省(本省生源或本省院校毕业生)公开考录招警,按照报名、资格审查、笔试、体能测试、面试、体检、组织考核、审批录用程序进行。报考人员必须具备公务员录用的基本条件和报考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以及公安机关特警和基层派出所民警录用的要求和条件,同时达到《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检项目和标准》的规定。

  记者这次公开考录在政策方面作了哪些调整?

  负责人:一是为了给基层派出所选拔一批懂得藏汉、蒙汉两种语言文字的民警,要求凡报考懂两种语言文字职位的考生,在《申论》的第二问必须用民族语言文字作答,不答者按未达到职位条件要求处理,取消其考试资格和录用资格。二是对成绩比例进行了调整,把笔试成绩由50%调整为60%,面试成绩由50%调整为40%。三是在原有对少数民族、公安机关英模子女享受政策性加分的基础上,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青办发[2005]38号)精神,明确规定此次仅对在县以下基层单位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含青南计划)、“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笔试总成绩加5分。

  记者:省公务员主管部门是否在考前举办培训班?

  负责人:公务员主管部门不组织任何形式的考前培训,也不委托、不授权任何单位举办考前培训班。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这次笔试工作的组织情况。

  负责人:笔试将在4月25日至26日进行,由国家公务员局统一命题,采取全省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的方式。由省人事考试中心组织人员到省保密局指定的地点封闭印制试卷,省纪委、省保密局派员全程监督。在各州(地、市)政府所在地设置笔试考场,邀请人大、政协、纪检、监察部门指导、监督和巡视。

  记者阅卷工作如何做到公平、公正?

  负责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计算机应用》是客观性试题,阅卷全部采用机读方式,所有答题卡都要在阅读机上阅读两至三遍,正确无误后,方可入库;《申论》是主观性试题,试卷有严格的装订线,阅卷人员每人只阅改每份试卷中的一个问题,一份《申论》试卷至少有3个以上阅卷人员给出成绩,才能完成阅卷。阅卷前,阅卷人员必须接受严格培训,并对试卷进行试改,在准确掌握评分标准后,开始正式评阅。

  记者面试考官是怎样产生的?

  负责人:经过几年的努力,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已经建立了由全省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各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社会考官库。考官库中的考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公道正派,其次是多次参加过省公务员管理部门举办的考官培训,并具有丰富的面试考试经验。这次,在考官库中随机抽签产生75%,各用人单位选拔推荐25%,组成本次考录的面试考官队伍,确保了考官的社会化、多元化和专业化。

  记者:还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面试的公平、公正?

  负责人:我们在总结过去面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严格操作程序。按照“一处封闭、两区隔离、三轮抽签、四方监督”的程序进行面试。“一处封闭”是指面试当天考场实行全封闭制度,断绝与外界的联系;“两区隔离”是指面试考区与面试候考区隔离,考官与考生之间、候试区与面试区工作人员之间互不见面;“三轮抽签”是指考官队伍组成后,在面试当天全体人员完成封闭后,再实行考官、考生“双抽签”制,改变了过去提前一至二天抽签确定考官的做法,有效隔断了考生和考官之间可能发生的联系;“四方监督”是指人大、政协、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二是强化培训。对面试考官着重进行面试业务、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考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工作人员,按记分员、核分员、监督员、引导员进行培训,做到定位明确、职责清晰。三是严肃考风考纪。对利用工作便利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对个别责任心不强造成差错的,也将视情节和后果追究其相关责任。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名考生的面试成绩,都有四层把关,记分员计算分数后,核分员进行核对,监督员和主考官还要再次核实后签字认可,并当场告知考生本人。

  记者请您谈谈如何强化监督。

  负责人:一是建立监督巡视制度。由领导干部带队,组成巡视组赴各考区、考点现场巡查;二是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告,提高社会的知情度,在笔试后、面试前面向社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告知笔试情况和面试工作的信息;三是建立全员公示制度。在笔试、面试、体检、考核、拟录用等各个环节,均推行7×24小时公示制度,并开通热线电话和网络信箱,接受社会各界的信息反馈;四是健全举报追查制度。组织、人事、纪检部门对接到的信件所反映的问题,由专人负责,分门别类进行调查,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反规定的行为,取消相关考生的录用资格,并追究责任。(作者:政教)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资料库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强
    ·200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隆重发布
    ·2009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
    ·2009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
    ·2008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江西蓝天学院榜首
    ·2003~2009东北地区大学前25名
    ·2003~2009华北地区大学前40名
    ·2003~2009华东地区大学前50名
    ·2003~2009西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西南地区大学前20名
    ·2003~2009年中南地区大学前40名
    ·教育部2009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
    ·2003~2009年广西区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甘肃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贵州省大学前3名
    ·2003~2009河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河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8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榜
    ·2003~2009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榜
    ·2003~2009年山西省大学排行前5名
    ·2003~2009浙江省大学前7名
    ·2003~2008湖南省大学前6名
    ·2003~2009吉林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江苏省大学前13名
    ·2003~2009江西省大学前5名
    ·2003~2009辽宁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内蒙古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山东省大学前12名
    ·2003~2009陕西省大学前10名
    ·2003~2009上海市大学前10名
    ·2003~2009四川省大学前8名
    ·2003~2009天津市大学前6名
    ·2003~2009新疆区大学前3名
    ·2003~2009云南省大学前4名
    ·2003~2009重庆市大学前5名
    ·2009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20强
    ·2009年中国一般大学排行榜前30强
    ·2009年中国重点大学排行榜
    ·2009年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榜单对比
    ·本科专业目录
    ·2009年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名单
    ·008年度同意撤销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
    ·008年度需评估的高等学校医学类专科专业名
    ·008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